【蓋荳小學堂】貓狗洗牙流程與須知

狗狗和貓咪對於疼痛的忍耐力其實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強,有時即使牙齒感到不適,看起來卻能正常進食的樣子,因此許多飼主可能會因此沒注意到自家寶貝的牙齒健康狀況。本篇想與飼主分享的是,做好牙齒保健、定期洗牙的重要性與流程,同時也希望讓您了解,如果牙齒失去健康,對貓狗所帶來的健康後果。

 

目錄:

一、為什麼需要洗牙?

二、什麼時候需要洗牙

三、名詞解釋-牙結石/牙菌斑/牙周病

四、多久需要洗牙一次?

五、洗牙之前飼主需注意的事項?

六、洗牙流程

七、給飼主的叮嚀


———————————————————————————————

一、為什麼需要洗牙?

  • 預防牙周病:狗狗和貓咪的牙齒若沒有定期清潔,容易累積牙菌斑,進一步形成牙結石。這些牙結石若不處理,可能導致牙齦發炎、牙周病,甚至牙齒脫落。

  • 改善口氣:若太多細菌積聚,會引起口腔發炎或感染,導致口臭。

  • 保護內臟健康:未經處理的牙垢會造成細菌累積,目前已經有醫學文獻證實,細菌累積太多時會進到血液循環當中,進而影響或引起心臟、腎臟等相關的慢性疾病

 

洗牙前 Photo credit:蓋荳動物醫院

洗牙後 Photo credit:蓋荳動物醫院

二、什麼時候需要洗牙?

貓狗洗牙的時間通常取決於牠們的口腔牙垢狀況。一般來說,牠們需要洗牙的情況包括:

  • 牙齒有明顯的牙垢或牙結石:如果貓狗的牙齒上積聚了明顯可見的牙垢或牙結石,這時就需要洗牙,因為像這樣的牙結石,一般單靠刷牙是無法徹底清除的喔。

  • 口氣變差:如果牠們的口氣有異常的臭味,可能是牙菌斑或牙結石積聚,甚至可能引發牙齦炎或其他口腔疾病

  • 牙齦紅腫或出血:如果你注意到貓狗的牙齦紅腫出血或牠們在吃東西時表現出不適,這是需要洗牙的跡象,因為這可能是牙齦炎或牙周病的表現。

 

三、名詞解釋-牙結石/牙菌斑/牙周病:

  • 牙菌斑 (Plaque)

    定義:牙菌斑是由食物殘渣、唾液及細菌在牙齒表面形成的透明、黏性薄膜。

    成因:食物中的糖分與細菌反應,產生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會侵蝕牙齒表面的珐瑯質,逐步形成牙菌斑。

    危害:牙菌斑若不及時清除,會刺激牙齦,導致牙齦炎或牙周病的發展,是牙結石的前身,若不清潔,會硬化成牙結石。牙菌斑中的細菌甚至可能會進入血液循環,影響心臟、腎臟等器官的健康。

  • 牙結石 (Dental Calculus)

    定義:牙結石是牙菌斑在牙齒表面積聚後,經過唾液中的礦物質沉積,變硬之後形成的固體物質。

    成因:當牙菌斑未及時清除,它會吸附唾液中的鈣質和其他礦物質,經過時間累積,逐漸硬化成為牙結石。

    危害:牙結石本身表面粗糙,容易讓更多的細菌積聚,進一步加重牙周病的風險。會引發牙周炎或牙齦感染,導致牙齦出血、牙齒鬆動等問題。進一步惡化可能導致牙齒脫落。

  • 牙周病 (Periodontal Disease)

    定義: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的支持結構(如牙齦、牙周韌帶和齒槽骨)因為長期受牙菌斑和牙結石中的細菌侵害,發展成的慢性炎症疾病。

    成因:當牙菌斑積聚在牙齒表面,未及時清除,就會形成牙結石,進而刺激牙齦,引發牙齦炎。隨著時間的推移,牙齦炎若未加以控制,會逐漸影響到牙齒的支撐結構,進而發展成牙周病。牙周病會使牙齒周圍的骨質受侵蝕,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分期:
    【早期】牙齦炎:牙齦紅腫、出血,貓狗可能表現出輕微的不適感,但牙齒和骨骼結構並未受到嚴重影響。
    【中期】牙周炎:牙齦進一步發炎,牙齒支持結構逐漸受損,出現牙齦萎縮,可能伴隨牙齒鬆動。
    【晚期】重度牙周病:牙齦萎縮明顯,牙齒的支持結構被大部分破壞,可能導致牙齒脫落,甚至細菌進入血液影響其他器官。

 

四、多久需要洗牙一次?

  • 一般而言,狗狗和貓咪的洗牙頻率取決於牠們的個體差異: 品種、年齡、飲食、以及口腔保健習慣。每隻狗狗和貓咪的累積速度會因為個體差異而不太一樣。

  • 通常理想的洗牙頻率是每年一次,但有些可能需要每6個月就進行一次。若牠們的牙齒已經積累了較多的牙結石,則可能需要更頻繁的處理;而如果口腔保健做得很好的貓狗, 則有機會可以2~3年做一次。

  • 但需特別注意的是,貓狗的臼齒在一般狀態下,其實是比較難清洗到的位置,因此建議飼主,即使有良好的口腔照顧,可於年度健康檢查時一併檢查。

 

五、洗牙之前飼主需注意的事項?

  • 健康檢查:洗牙前,獸醫師會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確保動物的身體狀況(特別是心臟和肺臟)適合接受麻醉。

  • 蓋荳動物醫院麻醉前的基礎檢查:

    1)胸腔X光*3張(各個方向各拍一張:左側躺、右側躺、仰躺)
    2)抽血&基礎血檢(Idexx紅白血球計數儀 & Idexx生化10項)

  • 為什麼洗牙前需要照胸腔X光:

  1)檢查和初步評估麻醉前心臟肺臟的功能。
2)測量氣管在入胸處的內徑,也就是用X光測量氣管的的尺寸大小,來決定插管的管徑尺寸。

  • 禁食:為了減少麻醉過程中的風險,通常要求在洗牙前4-6小時禁食。確切時數須依照貓狗身體狀況(例如是否有慢性病)和年紀決定(例如幼年&老年貓狗不能禁食太久),這部分建議須再與獸醫師詢問與確認。

  • 溝通需求:若飼主有特別的需求或擔心,建議提前與獸醫師溝通,確保洗牙過程順利。

 

六、洗牙流程

  • 一般狀況:麻醉→超音波洗牙→牙科X光/牙周探針檢查→評估牙齒「不需要」進一步的治療→拋光

  • 牙科疾病狀況: 麻醉→超音波洗牙→牙科X光/牙周探針檢查→評估牙齒「有需要」進一步治療→治療→拋光

  • 麻醉:洗牙過程需要麻醉,是為了讓動物保持靜止並減少痛苦。

  • 蓋荳動物醫院採用平衡式麻醉:獸醫師會根據狗狗當天的身體狀況調整氣體麻醉與液體麻醉使用的比例。

  • 洗牙過程中須插管:讓貓狗在麻醉狀態下保持呼吸道暢通,避免被水嗆到,同時也可以持續監控呼吸狀況。

  • 超音波洗牙:使用專業設備去除牙菌斑與牙結石若有牙垢在上面,稍後X光檢查會看得沒有那麼清楚)

  • 牙科X光檢查:評估評估牙根與牙齦健康狀況,以便擬定後續的治療計畫。

  • 牙周探針檢查:探測牙周囊袋深度,確認牙周是否在健康的狀態。

  • 治療:若牙齒健康狀況不佳,則開始進行相關治療,例如根管治療、拔牙……等。

  • 拋光:讓牙齒保持平滑,使牙菌斑不易積聚。

 

七、給飼主的叮嚀

  • 定期檢查:需定期帶貓狗進行口腔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問題並及時處理。一般在做每年的定期全身健康檢查時,獸醫師都會針對牙科進行檢查。因此建議: 

  • 年輕貓狗:最少兩年需檢查一次

  • 老年貓狗:最少一年需檢查一次

  • 慢性病貓狗:最少半年需檢查一次

  • 請注意,不同體型和品種的貓狗,年輕與老年的定義會不太一樣,因此建議若有疑問可詢問獸醫師喔。

  • 家庭口腔保養:除了定期洗牙,日常的口腔護理(例如使用牙刷或牙齒清潔玩具)也能幫助大幅減少牙結石的形成,保持貓狗的口腔健康。

  • 觀察口腔狀況:定期檢查寵物的口腔,注意是否有口臭、牙齦發紅或出血等異常情況。






Categories:犬貓衛教、犬貓牙科

Tags:貓狗洗牙、牙菌斑、牙結石、牙周病、牙齦發炎

Previous
Previous

【飼主常見問題】哪些情況不適用絕育優惠呢?

Next
Next

被咬傷的柯基犬〡血清腫